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跨境電商營所稅,今年上看 17 億元

跨境電商營業稅登記新制 5 月上路,據台北國稅局統計,共有 59 家境外電商辦理稅籍登記,申報營業稅額約新台幣 8 億 9,000 餘萬元,估今年跨境跨境電商營業稅可望上看 17 億元,成果豐碩。
跨境電商課稅新制今年 5 月上路,在台灣境內無固定營業場所、且年營收在 48 萬元以上的跨境電商,需來台辦理稅籍登記並繳納營業稅。包含 Uber、Agoda、Expedia 智遊網、Airbnb、Google Play、App Store 兩大手機平台線上商店,以及影音平台 Netflix 等跨境電商大戶,都已經納入稅籍登記範圍。
台北國稅局局長許慈美表示,截至今天為止,已有 59 家境外電商辦理稅籍登記,其中自行申請者 20 家、委任代理人代為辦理者有 39 家,委任者多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今年 9 月是境外電商第 2 次申報營業稅,累計申報銷售額達 108 億 3,626 萬餘元,應納稅額 4 億 6,504 萬餘元,其中八成稅額來自 Google Play 與 App Store 兩大手機平台。
累計兩期境外電商營業稅應納稅額約 8 億 9,272 萬餘元,已經逼近當時賦稅署預估的稅收目標,成果相當豐碩。國稅局官員表示,今年還有 2 期營業稅申報,若以每期 4 億餘元估算,今年跨境電商課稅新制上路以來,課徵營業稅額可望上看 17 億元,有助租稅公平並挹注國庫稅收。
此外,針對跨境電商繳納營所稅部分,台北國稅局已將規劃方案送賦稅署,初步規劃採推計所得課稅方式,也就是給予一定的淨利率,並依照銷售額課徵營所稅。相關規定預計年底出爐,跨境電商最快明年 5 月就要報繳營所稅。
(作者:邱柏勝;首圖來源:Flickr/Global Panorama CC BY 2.0) 

跨境電商乃一場文化實力的拚搏戰

Tags
跨境電商,不僅是平台之戰、金流之戰、物流之戰,更是一場文化實力的拚搏戰。台灣擁有許多產業中上游的B2B優秀產業,交期準時、品質佳、全球市佔率高,為名副其實的隱形冠軍;當這些中小企業面臨產業轉型時,跨境電商便成為重要管道。
跨境電商並不僅是一個純粹的貿易技術平台,台灣業者跨境的同時,新市場迎面而來的文化挑戰,我們如何招架?如何回應?為台灣產品能否勝出的關鍵。台灣業者拓展跨境電商貿易時,除了確保商品品質,亦須透過理解他國文化,藉此反思自己的文化底蘊。
能夠理解自己文化的業者,才能從中找出具文化魅力、足以撩起他國消費者共鳴點的台灣商品。

資深電商人:為何不做跨境電商?台灣經驗複製到國外肯定穩死

午後的陽光特別迷人,一位在電商領域打滾 10 年的老朋友約我喝咖啡。他的公司目前已有 70 人,在網路業算是小有成就,然而,今天他卻語帶沈重的,跟我交換著他面對跨境電商的種種想法。
他說,身為電商老將,其實他已經觀望「跨境電商」這件事情二年了,卻遲遲不敢出手。細數當中的原因實在很多,但若真正讓他怯步不前的,他說還是一個老問題:「盤算手頭上有什麼產品,能跟外面世界打?能跟別人競爭?」仔細看看,有這能耐的產品還真不多。
我反問他:「那你這 10 年電商一夢,是如何在台灣這塊激烈的電商市場中,打下一片江山的?」事實上,他的經營成績做得還真不算差,年營業額也突破 2 億新台幣了,以營收而論,可稱得上是台灣電商領域的前段班資優生。
他慢慢的放下他手邊的咖啡,對我直說:「其實我也沒這麼神。當時做電子商務,是誤打誤撞,傻傻地就闖進來的。」
他繼續說:「我剛出社會幾年後,看到有一群跟我一樣,才剛在職場打滾 3 到 5 年的年輕人,在網路上批貨做買賣,做得都似乎有聲有色。當時各個網路平台方,為了搶網路賣家上來平台開店做生意,提供了非常多優惠的資源,所以初期投入網路開店的成本很低。我只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粗略盤算手邊有的資源和資金,發現這生意似乎有利可圖。我當時年輕,一身無所牽掛,只要全力以赴,真正要把生意與事業做起來其實並不難,我當時真的是這樣想的⋯⋯。」
他嘆了一口氣,拿起手邊的咖啡喝了一大口,又喃喃自語說著:「大概那時我真的年輕,才 25 歲,說有想,其實也真沒想這麼多,若真的想太多了,也許今天就不是做這行,吃這行飯了。」
這一頭栽下去,一晃眼就是 10 年。他回想起這段經歷說著:「我也許算是當中的幸運兒,當時跟我同一批做網拍生意的年輕人,十個有八個都玩不下去了,回到職場繼續幫別人打工。我能活到現在也算是個奇蹟,若算是闖出點名堂,或有這麼一點成績,過程中遇到許多貴人肯幫我,那或許是我做人還算成功!但最重要的是這一路走來培養了不少忠實顧客,他們持續願意常常回購和推薦更多新朋友來我網路上的店逛逛,我才能逐漸做到今天的成績。」
他繼續說著:「我這一路走來並,非沒有遇到大風大浪。跌跌撞撞的是常有,因為不是行家,只能瞎子摸象,不懂的就去學去問,學了、問了後馬上改立即調整,一年到頭修正不知幾千遍,單是一張照片就可以調整數十次,10 年過去繳了不少這門生意上的學費。這黑暗艱辛的一面,只是沒人看到自己也少提罷了,過程中有說不完的苦往肚子裡吞,多少次想說乾脆收起來,別做了!
但明天一早,又充滿盼望與衝勁,迎接另一個新的開始。當媒體和好多人一天到頭在說台灣電子商務正夯,一片叫好喊加碼進場,我只是捲起袖子更努力幹活,深怕新進行家太多,把我原本顧客給搶光了;更怕網路市場環境變太快,一下手機購物,一會兒又各式各樣的社群行銷,我一不留意沒跟上腳步,最終沒什麼好怨的,一切是自己不夠積極上進,淘汰了自己。」
學無止境呀!幹電商這行的,只有不斷的賣力學,看到錯了快速改,才能生存 ,」回顧過去這 10 年來從無到有,經營電子商務生意,我這位老朋友把杯中的咖啡一飲而盡的說道。
他說:「回到正題,為什麼我不做跨境電商?這 10 年在台灣做電商經驗若直接移植複製到國外,我想過了並不可行,肯定穩死。因為市場環境不一樣,顧客不一樣,若只是出口進貨做點小生意買賣也就算了,但「電商」這領域若不老老實實在當地蹲下來熬個幾年,其實做跨境電商也不容易做大,做小了又沒意思,倒不如再留在台灣繼續深耕,也許成長趨緩,至少顧客還在,市場熟悉,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也不怕自己分心做跨境電商,一下子就拱手讓人了⋯⋯。
仔細想想面對跨境電商,做愈久電商,自然擔心顧慮的愈多。明知道,跨境電商市場看似商機很大,但自己清楚,出了台灣這個門到外頭去打仗,你的產品再厲害,新品推陳出新的速度再快,外頭的對手可能不這麼多,但肯定能出得了國門去打國際賽的,對手一定會更強,出手更快、更兇狠的對手,也一定大有人在。」
我這位做電商十年的資深朋友,已不再像當年年輕一樣,雖身處一片未知領域,卻無法擋住心中一片火熱與奔向夢想的渴望。現在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氣、賺點錢、跟妻兒在一起,要他再次重頭出發,而且去另一個國度城市做電商開拓, 說到底,需要的其實不是「過往的電商經驗」或「目前的種種看似不足」,而是重新找回那年輕時,帶著熱血傻勁誤闖入叢林,卻勇敢殺敵不斷衝鋒陷陣的自己。
做跨境電商,說真的有許多險阻和挑戰是你沒遇過甚至沒想過的。面對跨境電商,比的已不是反覆評估自己實力是否已經足夠,更多時候是在於有一個更大的決心,願意把舊瓶內的水倒空,換上新瓶裝滿活水再次出發。
若能將跨境電商當作另一次創業冒險之旅或新事業開拓,也許會因為走上了這條路會失敗,也可能會遇見好的夥伴適時救你一命、幫你一把。哪一天你真的成功之後,你會再次跟自己說:「我的幸運就像自己年輕少年時一樣,是來自比別人多一點傻氣,又比別人多一份堅定的決心及衝勁,所以才能有幸站在國際的舞台發光發熱!」

網頁設計

網頁設計就是使用標識語言(markup language),經過一系列概念化,設計,編排,和執行的過程後將電子格式的訊息透過Internet網際網路傳輸,最後透過瀏覽器產生GUI圖形界面展示於客戶端。
簡單來說,網頁設計的目的就是產生網站,什麼是網站呢,就是伺服器內的一系列網頁的組合,終端用戶發出請求後伺服器透過網路傳輸特定的網頁(Client請求的訊息)給客戶端。簡單的訊息如文字,圖片(GIFs, JPEGs,PNGs)和表格,都可以透過使用HTML/XHTML/XML放置到網站頁面上。而更複雜的資料如動畫,視訊,聲音則需要瀏覽器中的附加元件(ActiveX)程式來解析,例如Flash、QuickTim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等等,這些套件程式也是透過HTML/XHTML/XML嵌入網頁中。
隨著瀏覽器和W3C標準一致性的改善,XHTML/XML(可擴展標識語言)與CSS(層疊樣式表)共同用作網頁內容的設計已經被廣泛的接受和使用。最新的標準和建議則是朝著瀏覽器的能力擴充和改善發展,使之能夠不需要外掛程式也能夠給用戶傳輸多媒體訊息和更多的功能。
一般公司會把公司網站委託網路公司設計維護,對網頁設計可能已經有基本瞭解的你,在面對各家網頁設計公司時不免徬徨,我們以客觀的角度來解說,希望您可以列入心中參考的建議。

  • 網頁設計有那些技術
    網路數據的呈現技術每隔數月就有舊的技術發表新功能或新的技術產生,分類方式也多不勝談,在此將一般企業客戶在發案時需要瞭解的項目列舉:偏向伺服端(網站存放的主機)運算的有PHP程式、ASP程式、ASPX程式、CFM程式、JSP程式、CGI程式..等。偏向用戶端(網友這邊)運算的有Java Script程式、Applet Script程式、htm、html、flash..等。
  • 網頁設計的價格如何產生
    大家對網頁設計的報價如何產生的應該很迷惑,合理的報價是將工時跟技術量化所產生出來的,相同的工時跟技術在不同的國家、組織、營運形態下,產生的報價皆不相同,一分錢一分貨這個道理在網頁設計界不算絕對,所以瞭解網頁設計的成本以及設計前就產生的成本差異,將提昇企業建置網站的單位效益。
    在此舉個例子:我們幫一家南非的公司設計網頁,這個網頁的目標使用者是南非當地人,南非的電信業者Telkom SA對ADSL用戶採流量限制政策,對國外連線採時差流量限制政策,由於該電信業者壟斷市場,我們在建設一個南非網站時,面臨到快跟在台灣建置網站一樣高的成本。
  • 網站建置前的成本差異
    A.經營形態:
    營運成本是一關鍵,並非指大型企業成本就較高,而是指經營是否有達到最佳化營運。
    大型網頁設計公司可以達成資源互補,但也較小型設計公司或SOHO工作室複雜,故很容易就會造成資源浪費。
    小型設計公司或SOHO工作室維運較容易,資源管理不複雜,但是資源少、互補能力較差。一家專業的設計公司所需的軟體成本可能是單一設計案收入的數倍,小型設計公司或SOHO工作室案件量可能無法負擔此成本。

    B.國際匯差與GDP差異:
    舉個例子,目前韓元大貶(2008/12/16),以台灣企業委託韓國設計師,加上規費等外稅,在合國內法的範圍內可以節省成本。

    C.設計師熟練度與精緻度
    在製作網頁時有許多細微的注意事項,而這些地方對於技巧純熟的設計師已經習以為常,所以設計所花費的時間可以縮短不少。
    承上述,技巧純熟的設計師可以縮短網頁製作的時間,但是精緻的設計例外,好的作品都是專注在細節上,同樣的網頁在不同的設計師手上製作,差異處可能超過1000個細節,一個網站的形成要使用到許多技術,除了程式外,還有美術設計

    D.製作工具

    E.資源
  • 網站建構的成本
    A.網路空間
    網路空間是指網頁資料所存放的地方。這些空間可以是自行架設Internet伺服器、或是多人共用的虛擬伺服器、或附屬在子路徑中的空間(很多免費空間屬於這種)。
    自行架設主機所要負擔的成本有硬體費用、軟體費用與運行所花的電費及維護人力;除了自行架設主機外,最多人選擇租用虛擬主機,依流量與空間及規格不同有著不同的訂價,國內與國外的價格也有明顯的差異,相信業主對於琳瑯滿目的虛擬主機規格與報價一定相當迷惑,而這亦是筆者覺得架站中最中要的一環,以下由硬體設備與網路線路與電路來說明:
    虛擬主機硬體可能是由許多網站共用一架或多架構成之陣列,越多網站用戶可能影響主機運作的機會就越大,一些網站使用的程式是需要使用到中央處理器與記憶體,這方面控管不嚴謹的虛擬主機很有可能使客戶無法得到應有的資源。
    另外有些網站的首頁附屬在其他網站的子路徑中,例如Hinet的免費空間、104NET的備份空間..等,這類型的網站大多也是屬於由許多用戶共用一台主機資源。
  • 完善的企劃與建議
    要製作一個好的網站,一定要先有良好的規劃。
    許多企業可能瞭解自己的需求,但是真正專業的設計師,將延伸潛在的網站效能,明確的目標可以更早的將專案完美達成,但這只是一家會做網頁的公司,而非設計公司。
  • 新技術的應用
    設計一個網站可能需要應用到許多技術,這些應用需要考慮到支援性與創新設計間的平衡,但是網頁設計的技術更新的非常快,很有可能網站作好以後,支持已經普及化了,所以新技術的嵌入非常重要。

看準東南亞6億人口市場,Amazon進軍東南亞,將落腳新加坡

電商巨頭Amazon持續進行全球擴張,經過數月的傳聞與推測,Amazon將在新加坡設立辦公室,預計最快在本週就會有動作,宣告Amazon正式進軍東南亞市場。

從社群鋪路,Amazon著眼東南亞6億人口市場

早在去年11月,就有傳聞Amazon會在2017年於新加坡設立辦公室進軍東南亞市場,最近幾天已經可以看到Amazon透過社群力量積極鋪路,幾個新加坡知名的Instagram帳號都紛紛推出Amazon Prime Now贊助貼文,在貼文中可以清楚看到有hashtag「#sponsored」,不過並沒有直接標記(tag)Amazon官方帳號。



一段時間的沉寂後,電商巨頭似乎準備好了,根據《TechCrunch》消息,除了一般電商服務,還將在新加坡推出「Amazon Prime」及「Amazon Prime Now」服務;Amazon Prime是會員訂閱服務,除了提供商品優惠、免運費、影音媒體串流還有Kindle借書等服務;Amazon Prime Now則是主打兩小時高速配送,不過目前這兩項服務在新加坡的價格都還沒公佈。
Amazon積極進行全球擴張,在今年三月收購中東電商Souq.com搶進中東地區,這個月也傳出要在澳洲墨爾本設立倉庫,加上先前以14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254億元)收購Whole Food,都可以看出Amazon的野心。外媒報導,新加坡辦公室的成立是Amazon著眼東南亞6億人口市場,希望能藉此吸引該區域的中產階級,及許多不曾在網路上消費的群眾。

東南亞網路經濟將起飛,正面對決阿里巴巴

根據《e27》數據,電子商務在東南亞對不論是新創、投資者都是領先的熱門項目,而初早期與成長期新創如何看待 Amazon,將是未來幾個月值得觀察的重點,而目前可以看到的是,Amazon正加入與阿里巴巴的區域大戰中。
中國阿里巴巴(Alibaba)在去年以1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03億元)收購東南亞最大電商Lazada,率先進入東南亞市場,去年11月繼續收購新加坡線上雜貨零售商Redmart,Lazada還推出了一個跟Prime很像的服務叫「LiveUp」,除了強調快速送貨,還跟Netflix、Uber合作。
據統計目前東南亞的線上交易在所有商業貿易中佔比不到5%,根據去年《Google及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聯合發佈的報告,東南亞的網路經濟將在2025年成長至$2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兆元),主要來自網購、線上旅遊市場,其中人口數最多的印尼將成長最快,挾帶龐大人口基數、起步的基礎建設,將主導半數電商交易,成為東南亞電商的明日之星。

e-conomy SEA 2016

報告中也指出,印尼網購市場會在2025年達到$460億美金(約合新台幣1兆4290億元),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市場也都將超過$50億美金(約合新台幣1518億元)。雖然人口、市場新加坡都沒有上榜,不過外媒分析Amazon選擇新加坡作為進入東南亞的入口,主要是著眼西化消費及地理上的樞紐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