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德拉基為亞馬遜辯護:電商不該是失業和通縮的背鍋俠

中國市場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剛剛落幕,下周美國「黑色星期五」又將來襲。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特別是網上購物活動,在極大方便了全世界民眾之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比如其可能對就業構成衝擊,並加劇通縮壓力。
  不過,一直在與通脹率過低的歐洲央行似乎卻不願意讓電子商務來背這口黑鍋。德拉基在周五(11月17日)的講話中表示,至少從當前已有的證據來看,不應該把美國和歐元區面臨的持續低通脹問題怪罪到亞馬遜等電子商務企業頭上。
  今年10月,歐盟曾經重罰美國電商巨頭3億歐元,原因是該公司涉嫌不正當競爭。而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在進軍歐盟市場時也困難重重,歐元區國家的本土電商發展程度目前也已明顯落後於中、美、日等國的競爭者。分析人士認為,歐盟的決策者在針對電子商務行業的審批流程中,受到了來自傳統零售業和工會的過大壓力,致使歐洲在這一新興產業處於嚴重落後地位。
  之前,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電子商務這一新興業務模式可能扼殺了許多就業機會,並壓低了商務成本,導致發達經濟體遭遇了持續的通縮危機。亞馬遜等電商巨頭繞過實體門店環節直接向顧客兜售商品,也會導致門店營業和支持人員等崗位大量流失。但德拉基卻指出,這並不是歐美經濟面臨的真正問題。
  在周五的講話中,德拉基承認,全球化和數字化的浪程,確實給各國央行的政策調控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但這並不是通脹乏力的真正核心原因,真正的問題卻仍是全球範圍內難以根治的「經濟有效需求不足」狀況。
  歐元區10月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升幅為1.1%,仍遠低於歐洲央行所設定的2%這一目標。為此,歐洲央行將會把向市場提供額外流動性以刺激需求的「量化寬鬆(QE)」延續到2018年,只是屆時在力度上會略有縮減。而德拉基也強調,歐洲央行會在促使通脹率升回2%目標一事上保持足夠的「耐心和意志」。


EmoticonEmoticon